在國家憲法日即將到來之際,11月30日上午,順慶區檢察院將一起民事申訴案聽證會場“搬”到瀠溪街道杜家廟村,送到當事人“家門口”,促進鄰里糾紛矛盾化解,同時以案釋法,開展普法宣傳,增強群眾法治意識。
申請人蔣某在2019年與鄰居因為油菜苗產生糾紛,遂將其起訴至順慶區法院。因不服法院對于此案作出的民事判決,蔣某遂向順慶區檢察院申請監督。承辦檢察官經走訪調查得知,蔣某因農作物被周邊鄰居的雞鴨損壞而多次提起訴訟,與周圍鄰居積怨已深。為此,順慶區檢察院決定開展上門聽證,邀請村組干部和村民代表旁聽,就地化解鄰里糾紛。
在檢察聽證會上,承辦檢察官和聽證員從法、理、情的角度耐心地對當事人進行釋法說理,共同促進和解息訴。聽證員一致認為,蔣某的實際損失已通過調解獲得賠償,其要求的懲罰性訴求不符合法律規定,同意檢察機關不予監督的決定。同時,對申訴人蔣某進行耐心勸說、疏導心結。參與旁聽的順慶區瀠溪街道杜家廟村黨支部副書記趙春艷表示,順慶區檢察院把聽證會開到了村委會,還邀請村民旁聽,以身邊人說身邊事,整個過程體現了司法的公開和透明,村民們都表示贊成順慶區檢察院的決定!白鳛楣,應當敬畏法律,理性處事,文明做人……”聽證會后,檢察官以憲法宣傳周為契機,結合聽證案情釋法說理,對旁聽群眾進行普法宣傳,引導群眾自覺養成遵法、學法、守法、用法的良好習慣。
據了解,在辦理涉及鄰里糾紛、社會關注度高、有爭議的案件時,順慶區檢察院主動深入案發地召開公開聽證會,除了邀請人大代表、人民監督員、律師等專業人士參加聽證,還通過邀請村委會成員及村民代表參加,增加受眾面,達到講解一案、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。
順慶區檢察院黨組副書記、常務副檢察長曹帆表示,檢察聽證是檢察機關能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、提升辦案質效的重要舉措,上門聽證是用送法上門、以案說法的方式,就地化解信訪人婚姻家庭、鄰里糾紛等矛盾,用群眾更易理解、接受的方法,傳遞法律知識。今后,順慶區檢察院將繼續按照“應聽證盡聽證”原則,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聽證活動,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、解決在當地。